建筑新网 > 法苑
“终本”案件复活 企业起死回生
时间:09/10 作者:乐荣福
在追索债务的路上,需要当事人毫不放弃的坚持,也需要当事人选择好的律师和法律服务机构;同样,法律服务机构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青岛培训 即将开始!报名从速!
时间:04/16 作者:综合报道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培训计划的通知》(建办人〔2019〕17号)安排,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定于5月在青岛举办《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 理办法》与《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解读培训班。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二)
时间:01/09 作者:最高院
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51次会议讨论通过,将于2019年2月1日起施行。针对近年来建筑市场的新变化、司法实践的新问题、管理政策的新突破,《解释》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建设工程鉴定、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和实际施工人权利保护等问题作了规定。
建企防范“套路贷”有了新“武器”
时间:08/15 作者:孙贤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通知》日前公布,该通知为建筑企业依法维权提供了依据。
放弃优先权行为的法律效力 ——兼谈对完善最高院《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五条的建议
时间:08/07 作者:苏保伍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为法定抵押权,适用《物权法》关于担保物权的规定,其作为具有担保性质的民事财产权利,当事人可以约定放弃,但在发包人因融资等需要,要求承包人向第三方放弃优先受偿权时,承包人承诺放弃的行为一般不具有对世性,仅对第三方发生法律效力。
我国PPP+EPC模式合同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08/07 作者:朱命强
自2014年,我国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领域,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经过三年的大力推广与发展,PPP项目已涉及十八个领域,全国入库项目1万多个;已落地的项目中,建筑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中标的占很大比例。随着我国推进建筑业的发展和改革,工程总承包(EPC)也将得到大力推广,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参与到PPP项目中。于是,PPP+EPC模式应运而生。
PPP+EPC模式理论阐释及其现实例证
时间:08/07 作者:李贵修 冯 阳
PPP项目的具体实施模式一直是行业内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PPP+施工总承包模式有很多弊端。将PPP项目与EPC模式融合,利用EPC模式的优势,可以大大提升PPP项目建设的质量与效率。
■案例分析 醉酒后签订的合同有没有法律效力?
时间:08/07 作者:唐青林 李舒 杨巍
本案张长有的败诉原因在于醉酒不构成否定其真实意思表示的理由。最高法院认为,“艾巧玲与张长有在交往中有经济往来,张长有对借条的真实性和内容没有异议,只是辩解称是其在醉酒状态下所写。这个理由没有法律上的意义。醉酒不能成为行为人免除民事责任或否定真实意思表示的理由,亦不能导致举证责任之再转移于艾巧玲。”
伪造公章被判刑,但假公章所签合同仍合法有效
时间:08/07 作者:唐青林 李舒 李元元
游斌琼向福建龙岩中院起诉,要求翁炎金还本付息,华鑫公司、万翔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龙岩中院一审判决支持了游斌琼的诉请。万翔公司不服,上诉至福建高院,福建高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四川遂宁端掉围串标“四大团伙” 36名党员干部被立案审查
时间:06/26 作者:吴文诩
长期盘踞在四川遂宁的围串标“四大团伙”日前被一举打掉,查实围串标项目185个,标的总金额57亿余元,36名违纪党员干部被立案审查。
经庭前会议认可的证据能否撤回
时间:05/29 作者:舒文凯
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做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PPP的下一个风口在哪儿?
时间:05/29 作者:周兰萍
正确看待PPP发展过程中的波折,找准政策和市场形势的发展趋势仍然是当前的关键。
江苏一建企3年前已注销 2018年却中标两工程
时间:05/03 作者:丁亚鹏
江苏红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于2018年1月12日和3月7日分别中标兴化市海南镇新伍村幼儿园新建工程和安丰镇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三标段。两个项目中标价分别为169.58万元、81.14万元,总标价250多万元。然而实际上,该公司早在3年前就已注销……
发改革委法规司就《招标投标法》修订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时间:04/25 作者:发改委网站
做好《招标投标法》修订工作,法规司组成调研组,于4月19-20日赴重庆、湖北开展专题调研。
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起算点问题
时间:04/18 作者: 孔令昌
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保护期限和起算点问题,一直是工程司法界争论不休的问题,